2016年以来,宜阳县法院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党委、政府工作大局和人民群众关切,主动接受人大及社会各界的监督,始终坚持“司法为民 公正司法”,全面发挥审判职能,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全年收案5015件,同比2015年度的3901件提升28.56%;审执结4807件,同比2015年度的3594件提升33.64%;结案率95.85%,同比2015年度增长了3.65个百分点,实现了在收案数再次大幅上升的同时,结案数同步提高的工作目标。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全国司法宣传工作先进法院,被省高院评为全省法院系统先进单位,被确定为全国法院系统内设机构改革试点单位,实现了省级文明单位四连创。现将各项工作完成情况汇报如下:
一、2016年工作回顾
(一)狠抓司法办案,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工作中,始终坚持围绕稳定、发展、民生的工作大局,突出抓好审判质量和效率。
——严厉打击刑事犯罪,维护社会安全稳定。2016年以来,全院共受理刑事案件331件,同比提高19.49%,审结313件,同比提高25.20%,结案率94.56%,同比提高3.56个百分点。一是严厉打击故意伤害、绑架、强奸、聚众斗殴、寻衅滋事、涉黑涉恶等严重暴力犯罪,坚持“该严则严”,决不手软,全年共审理此类案件64件,占刑事案件总数的27.3%,判处犯罪分子79人。二是重点打击抢劫、抢夺、盗窃等传统多发的侵财型犯罪以外,我院积极应对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影响下的社会治安形势变化,依法保障经济安全,维护市场秩序,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诈骗(含网络诈骗)、造假售假等犯罪进行严厉打击,全年审结此类犯罪116案,判处犯罪分子127人,如张义国集资诈骗案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三是加大反腐败工作力度,坚定不移严惩腐败,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推动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共审结贪污、贿赂、挪用公款、渎职等职务犯罪28案,判处犯罪分子35人。原洛阳银行副行长刘萍、香鹿山镇后庄村党支部书记张创保、城关镇中街村民组长胡明汉、黄锁昌等一批腐败分子受到法律严惩,推动了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四是依法严厉打击毒品犯罪,净化社会风气。2016年,我院共审理毒品犯罪案件14件,32人被判处刑罚,其中6人被判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如王兵等八人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犯罪一案,首犯王兵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九年,有力的打击了毒品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五是妥善处理未成年人犯罪。按照“保护优先、全面维权”的少年审判司法理念,坚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推行“圆桌审判”、“前科封存”等制度,全年审结涉少刑事案件9案10人,其中4人被判处缓刑、2人单处罚金。另外,我院与关工委、妇联、共青团、学校建立了未成年人犯罪跟踪帮教联动机制,最大限度地帮助违反犯罪的未成年人矫正缺点、回归社会。
——有效化解民事纠纷,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受理各类民事案件2954件,其中民间借贷纠纷869件,占民事案件的31%,审结2796件,结案率94.65%,调解撤诉结案1631件。一是妥善审理婚姻家庭类纠纷509件,促进了家庭、社会的和谐稳定。二是依法办理环境资源类民事纠纷33件,其中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22件,依法维护了各方当事人的正当权益。三是审理涉企民商事纠纷419件,其中建设工程合同纠纷75件,民间借贷纠纷156件,其他涉企纠纷98件,追回债权1.3亿元,依法慎重诉讼保全、扣押财产,最大限度减少诉讼对企业生产经营和职工就业的不利影响,有力促进了全县经济发展和大局稳定。同时,坚持召开金融企业碰头会,邀请金融企业代表到法院座谈28次;加强与金融企业的电话沟通,印制便企便民联系卡、“服务金融企业三十条”宣传页,定期到金融企业进行走访,全年共走访了宜阳农商行、宜阳农业发展银行等10余家企业,为金融企业提供前沿化、延伸化服务;对审理案件中发现的金融企业经营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及时向有关单位发出司法建议,全年共向宜阳县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宜阳县信用联社等金融企业发出司法建议5条,均已得到回复。
——依法审理行政案件,有效促进依法行政。全面贯彻行政诉讼案件异地管辖制度,“民告官”案件数大幅增加,2016年收案99件,比2015年的37件增加168%,审结98件,结案率98.99%,切实维护了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促进了依法行政和社会稳定。7月29日,一起征地拆迁行政诉讼案在我院公开审判,宜阳县百余名乡(镇、委、局)长旁听庭审,100余名干部接受了面对面、“零距离”的法治教育,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狠抓执行攻坚,全力破解执行难题
2016年以来, 宜阳县法院牢牢坚持执行强制性、执行信息化和执行规范化的“一性两化”工作原则,坚持六个“狠抓”工作举措,执行攻坚工作取得良好效果。全年执行收案1521件,结案1490件,结案率97.96%,终本案件419件,实际结案859件,实际结案率56.66%,实际执结标的额1.89亿元。发布执行失信人1803件,失信发布率118.93%;网络司法拍卖214件,成交111件,成交金额470余万元;先后强制拘传被执行人179人,司法拘留51人,以涉嫌拒执犯罪向公安机关移送39案,检察院提起公诉8案,受理并审结刑事拒执犯罪案件38案,目前已判决11案,对11名“老赖”判处了刑罚,有力地打击了被执行人的违法行为,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打击拒执犯罪工作成效全市第一。在全省开展的“百日执行风暴”活动中,我院被省高院授予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同时,高度重视执行宣传工作,今年以来先后在国家级、省级、市级媒体发表执行宣传稿件121篇,其中“抡菜刀、摸灯泡,老赖‘英勇’抵抗”的执行现场栏目,在河南电视台播出后,社会反响强烈,对“老赖”形成了强大的震慑,效果良好。
(三)狠抓审判管理,全力提升审判质效
发挥审判管理的“指挥棒”作用,构建精细审判管理模式。更新升级法院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健全案件质效管理体系,建立完善审判质效分析、案件研判、典型案件通报、审判经验交流等制度,以严谨细致的管理推动审判工作均衡、有序开展,逐月发出审判管理通报,逐案评查卷宗,全面查摆问题,及时督促整改。严格审判监督,对发还重审的19起案件全部由院领导、审判委员会委员主审,确保发还案件的重审质量。坚持有错必究,依法及时对4起申诉案件进行审查,并进入再审程序。经过规范化的审判管理,结案率、服判息诉率、调解撤诉率、上诉率、申诉率、发改率等主要审判指标始终位居全省、全市法院前列。
在做实审判执行工作的同时,着力加强审判辅助等综合性工作,为一线执法办案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法警大队“开得动、拉得出、打的赢”,冲锋在前,全年完成刑事值庭319余次,提押解女被告24人,男被告419人,其中赴洛阳押解34次,配合刑事审判庭收押犯罪嫌疑人45人次,配合巡回审判23次,处置各种突发情况11次,参与集中执行活动14次,司法拘留32人次,保证无一次意外情况发生,圆满保障了我院各项审判工作的开展。技术科全年办理司法鉴定203件,其中伤残类鉴定125件、笔迹类鉴定13件、评估类鉴定54件、其它类鉴定11件。政治处组织开展“两学一做”活动、“践行价值观、文明我先行”文明执法、“省级文明单位创建”等一系列活动,抓好了全体干警的思想教育工作。办公室协助党组处理好了日常政务上传下达和档案管理,做好了年度财务管理和公车改革工作,为各项审判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较好的物质保障。监察室严格执纪,全年开展审务督察28次,在内网发出电子通报5期、纸质通报9期,通报12人次;受理上级法院和纪检委交办案件37起,接待群众来访和群众电话来访17人次,调查核实5起,评查各类案件37件,成功平息了2起多年信访积案。信访办坚持依法处访,全年共接待各类上访群众215人次,化解、缓和各类矛盾80余人次,化解信访积案19件,信访救助34人次、45.62万元。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赴京信访值班32天,劝返信访当事人5人次,未发生一起激访、群访事件。网管办做好了庭审网上直播和裁判文书上网常规工作,全力做好全院电脑、网络维护工作,全年维修、维护电脑、打印机300余次,内外网维护50余次,保证了全院信息化办公的顺利进行。参与视频会议联调50余次,其中,12月份在省高院的协调下成功与福建高院调试对接,成功实现了一次跨省远程视频提讯,为信息化审判提供了良好的技术保障。研究室在各类媒体、网站发表调研宣传文章121篇,全年发布工作信息31条。其中,4月19日《人民法院报》第8版整版刊登《宜阳:让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文章;8月4日,《河南法制报·平安周刊》头版头条刊登《破解“执行难” 我们在行动——宜阳县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纪实》文章;12月30日,《河南日报》要闻板块刊登《宜阳县法院:七个“狠抓”力克执行难》文章,社会反响强烈。
(四)狠抓司法为民,全力提升司法公信
始终把群众利益、群众感受作为全院整体工作的风向标、晴雨表,全力服务民生,维护公平正义,深化司法为民。相关经验做法于2016年4月19日被《人民法院报》8版整版刊发。
——诉讼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着力提升司法服务水平,敞开立案通道,在诉讼服务中心提供免费咨询、免费市话、免费wifi等十项便民服务,全面落实立案登记制。2016年全年共登记收案4248件,案件录入、网上审批4248件,不予立案16件,均下发了不予立案裁定,排期开庭50期,共排期案件970件,审批缓交诉讼费案件236件,缓交金额200余万元。“立案难”问题得到了解决,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得到了全面提升。5月24日下午,全国人大代表郅慧、郭建华,省人大代表金美珍、省政协委员刘述荣等一行二十人到宜阳法院视察,对我院诉讼服务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一中心四平台十六站”便民利民。深入推行“一中心四平台十六站”便民工作机制,持续开展“百案庭审进乡村”活动,强化先行调解、司法确认,全年巡回驻站122天次,就地立案47案,巡回开庭98案,现场指导人民调解、进行司法确认353案。
——做好普法教育。结合审判执行工作,印制6万本普法笔记本、宣传册,做到司法、普法两不误,努力实现普法教育16个乡镇全覆盖。积极推行法官宣讲服务,全年开展“送法进乡村”、“送法进校园”、“送法进军营”、“开学第一堂法律课”等普法活动17次,并先后组织“法官宣讲团”到城关镇西街学校、红旗学校、柳泉镇柳泉小学和香鹿山镇香泉小学等学校开设法律讲座,受益群众、师生1万余人,发放普法笔记本、宣传册2万余册。
——“人民调解进法院”纠纷多元化解。2016年4月,在县委、县政府的全力支持下,在县委政法委的直接领导下,县司法局积极配合,抽调富有民事调解经验的9名人民调解员进驻法院,成立“诉调对接中心”,该中心免收诉讼费、直接司法确认,方便快捷。全年共接收案件421件,双方同意调解346件,已成功调处315件,初步实现了为党委分忧、为政府解难、为群众减负、为法官减压、案件繁简分流的工作目标,促进了和谐稳定。
(五)狠抓司法公开,全力推进民主司法
加强信息化建设,以“三大平台”建设为基础,全面推进立案、庭审、执行、听证、裁判文书等审务公开。积极推进庭审视频网络直播工作,全年向互联网公开庭审直播135次,上传至宜阳县人民法院网83起,增强了司法的透明度;推进生效裁判文书上网,除依法不能公开的案件,所有生效裁判文书已全部上传到宜阳县人民法院网和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开各类应上网文书1528份。
继续与县电视台合办《天平之声》法制栏目,每月两期,每期不少于15分钟,宣传典型案例,普及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推进司法公开,该栏目在社会上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本院推进司法公开的一道靓丽风景。进一步加强政务网站建设,加强政法宣传和“三同步”工作,编发手机报——《宜阳法院半月谈》24期,通过网站、微博、微信及时向社会发布、公开审判执行信息534条。12月22日上午,市法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谢红叶到我院调研座谈,对我院司法宣传和“三同步”工作予以充分肯定。
举行打击拒执犯罪新闻发布会,及时向新闻媒体公布人民法院打击拒执犯罪案件的审理情况和有关事项。向河南法制报、河南经济报、洛阳广播电台、映象网、宜阳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记者通报了法院执行工作和典型拒执犯罪案例,十余名市县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部分执行案件当事人应邀参加了新闻发布会。通过新闻发布会的平台,不仅做到了主动向媒体公开、主动接受媒体的监督,而且积极利用新闻媒体发出了人民法院的好声音、传递了司法正能量。
同时,积极接受人大及社会各界的监督,强化代表、委员联络工作,全年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旁听庭审、见证执行80案240余人,组织法院中层以上领导走访驻宜省、市、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87人次。召开律师座谈会,征集意见建议4大项17条,分类进行了整改。全年邀请代表委员旁听庭审103案、邀请人民观审团评议重大疑难案件4件,邀请人民陪审员参审案件1950件,占全部案件的39.5%,占普通程序案件的88.1% ,让更多的普通群众走近司法、参与司法、监督司法,司法民主化建设深入推进。
(六)狠抓司法改革,全力推进制度创新
一是法官员额制改革顺利推进。经过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县法院基本上去除了行政化,院长、庭长回归审判一线,院、庭长全年办案数占全部案件的38%,同比提高了7个百分点。特别是法官员额制改革,涉及干警切身利益,是改革中的“硬骨头”,由于我们严格按照省委有关文件,组织考试考核,提前谋划、积极引导,一大批老法官不图名、不图利,高风亮节,为年轻人让路,全院实现了队伍不乱、工作不断、人心不散的良好局面,拟定了35名员额法官层报省法官遴选委员会。
二是强力推进执行工作改革。为贯彻好中央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破解“执行难”的工作要求,在县委、县政府的全力支持下,县法院顺利完成了分段执行工作改革,实现了执行立案、执行查控、执行实施分段进行、相互监督、相互促进,为破解执行难准备了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全年执行收案1516件,结案1278件,结案率84.3%,终本案件419件,实际结案859件,实际结案率56.66%,实际执结标的额1.89亿元。到12月中旬,我院发布执行失信人1803件,失信发布率118.93%;网络司法拍卖214件,成交13件,成交金额78.85万元,截至目前尚有103件正在交易之中;先后强制拘传被执行人179人,司法拘留51人,以涉嫌拒执犯罪向公安机关移送39案,检察院提起公诉8案,受理刑事自诉拒执犯罪案件19案,目前已判决10案,对10名“老赖”判处了刑罚,有力地打击了被执行人的违法行为,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打击拒执犯罪工作成效全市第一。由于成绩突出,被授予全省法院“百日执行风暴”专项活动先进单位,市中院执行局首家执行分局在我院成立。
三是积极推进法院内设机构改革试点工作。经过近三个月的调研、酝酿和筹划,经党组会、中层干警会议的多次讨论,和征求意见,日前宜阳县法院的内设机构试点改革方案初稿已经完成,并经过了县编制部门和上级法院有关部门的审核。我们坚持了精简效能、服务审判、科学设置、分类管理和统筹推进的原则,与司法责任制、法官员额制和审判辅助人员管理制度等司法改革工作有效衔接、同步推进,拟定将现有的23个工作部门整合为17个内设机构,部门数量将实际减少6个。审核后的试点方案已经层报省高院、省编办。宜阳县法院做好了内设机构试点改革的充分准备。
(七)狠抓队伍建设,全力提升干警素质
抓好审判本职工作的同时,高度重视队伍建设,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提升队伍素质的重要抓手,认真落实“两个责任”,院党组始终把主体责任扛在肩上、握在手中、记在心里、落实在行动上。着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认真开展“两学一做”专题教育活动,全年由院长、党校教授主讲4次“两学一做”专题党课,对全体干警起到了良好的警示、教育作用,确保法院各项工作廉洁、公正、高效。同时以“省级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为契机,通过4次道德讲堂活动,抓好全体干警思想教育工作。着力加强教育培训,积极组织全院干警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6月、7月分两次组织干警到开封包公司法文化博物馆、兰考焦裕禄教育纪念馆接受廉政教育,有力推动了“两学一做”活动取得实效。着力加强队伍管理,举行全员述职述廉大会,各庭室逐一上台述职,接受全院干警的民主评议;加强内部管理,在升旗、着装、礼仪、会议、学习、值班、考勤、保密、公务车辆管理等方面严明纪律、严格要求、严格考核。着力加强廉政建设,实行一岗双责和“双检讨”制度,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制。真正使广大干警敬畏党纪国法、敬畏人民群众、敬畏社会舆论和各界的监督,确保公正廉洁执法。通过上述举措,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升,全院干警在案件激增、人员减少、工作压力加大的被动局面下,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有的带病坚持上岗,有的放弃婚假返回岗位,有的以院为家长期坚守岗位,有的牺牲节假日时间,带病携卷到现场调查取证、攻关克难,同志们很好的发扬了“白加黑”“五加二”的拼搏精神,工作热情高涨,全院干警展现出了宜阳法院特有的高尚精神风貌。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人民群众对司法需求的新期待,县法院在工作方式、司法能力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少数干警不能适应信息化办案和审判工作新常态,思想保守、机械司法、凭经验办案;审判管理存在薄弱环节,案件繁简分流不当,普通程序适用过多,审判周期长;实际执行到位率不高,“执行难”尚未根本解决。
(一)人才流失严重。2016年一年时间内,我院因工作调动、遴选考试等流失了6名同志,包括4名审判一线人员,其中1名办公室主任、1名庭长、1名副庭长,骨干人员流失严重。案件数量大幅上升,新类型案件不断增加,办案难度日益增大,加之面临退休高峰期,骨干法官明显减少,人案矛盾更为突出。
(二)少数干警业务素质不高。一些干警不能适应信息化办案和审判工作的新常态,思想上不能与时俱进,对新知识、新法规、新条例了解不多、理解不透、掌握不牢,死板硬套、机械办案,缺乏全局观念,致使审判执行工作质量不高、效果不好,先后被市中院发还、改判84件,案件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个别法官为民意识不足。有的法官对人民群众缺乏真挚的感情,工作存在缺乏主动性,思想懈怠,患得患失,不能设身处地为人民群众考虑,工作不深入,甚至存在形式主义、机械主义、教条主义,以至于工作做不实、办事不牢靠、案结事不了、群众有意见。
(四)执行难尚未根本解决。由于信息化手段未充分利用,一部分被执行人难找、执行财产难寻、程序性终结的执行案件比重较大,存在实际执行到位率不高、网络司法拍卖效果不佳、执行失信人信息发布不及时,以及在执行过程中的执行异议和执行异议之诉阻却执行难以有效破解等问题。
(五)人案矛盾突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结构性调整、立案登记制的全面落实,各类案件数量激增,2016年收案数同比2015年增加了近三分之一,但法院正式在编干警人数不增反降,工作压力十分沉重。同时,法官年龄结构出现“空心化”现象,青年法官比重小、流失多,人员老化严重、多名老法官邻近退休,法官断层凸显,后续审判力量严重不足。同时,劳务派遣人员的待遇过低,人心不稳,人员难留,队伍不稳定影响了审判工作的连续性,法官助理、审判辅助人员严重缺乏。
对以上问题,我们将下更大决心、花更大工夫加以解决,同时,也需要党委、政府给予高度的关注、大力的支持。
三、2017年工作思路
2017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之年,法官员额制将全面实施,法院内设机构改革将同步推进,县法院将牢牢坚持党的领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历次全会精神,适应新常态、应对新挑战、谋求新作为,公正司法、司法为民,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努力为建设富美宜阳、平安宜阳和小康宜阳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一)继续抓好审判执行第一要务。紧紧围绕审判执行第一要务这个中心工作,切实履行好各项审判工作职责,规范司法、公正司法、高效司法,全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全力服务县域经济健康发展。
(二)深入做好司法改革。在深化法官员额制改革的基础上,结合内设机构改革、配备员额法官,实行人员合理化调整和配备,强化合议庭建设,夯实审判辅助工作,探索立案、保全、文书送达、司法鉴定、司法救助、诉讼服务、司法公开等审判辅助性工作集约化管理,进一步提升审判质效。
(三)继续推进破解“执行难”。以执行工作“一性两化”为基本遵循,牢记使命,尽职尽责,积极作为,勇于担当,勇往直前,持续奋进,牢牢坚持全省、全市法院执行工作一盘棋的工作理念,进一步深化执行体制改革,积极开展异地执行、联动执行、突击执行和集中执行,以实际行动做好执行工作,如期完成目标,坚决打赢基本解决“执行难”这场攻坚战。
(四)继续做好司法为民工作。拓宽矛盾解决渠道,实现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深入做好“人民调解进法院”;继续深化诉讼服务中心建设,推进司法便民服务工作,扎实做好精准扶贫等重点工作,把便民利民之举做实做细;推进法院信息化建设,推动“互联网+司法便民”行动计划,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以开放性的服务方便人民群众。
(五)继续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继续深入学习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认真落实“两个责任”,坚持从严要求、从严执行、从严抓党建、从严带队伍,以“三严三实”为标准,以作风建设为切入点,狠抓纪律作风,规范执法行为,公正廉洁司法,教育干警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抵制各种诱惑,绷紧纪律之弦,远离“四风”,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做事,恪守司法良知,恪守中立、不偏不倚、不枉不纵,不为情所困,不为金钱所惑,不为权势所屈,始终以公正廉洁司法为最大光荣,以司法不公不廉为最大耻辱,管好朋友圈,挡得住诱惑、耐得住清贫、经得起考验,勤勉敬业,廉洁奉公,以严明的纪律打造过硬的队伍。